OUTDOOR INFO
狂销10亿美元,瑜伽新宠Alo Yoga,将取代lululemon?
衣技知长
2024-09-09

文章来源于:衣技知长,作者:贺文,编辑:小孟,封面图:Alo。


Alo Yoga通过其差异化的打法,销售额直接从2亿美元飙升至10亿美元,动摇Lululemon瑜伽服饰界老大的地位,成为其不可忽略的劲敌。


作为社交媒体的新宠,洛杉矶街头刷街,小红书刷屏,网络达人衣橱刷新,Alo Yoga风头盛极一时。

从几年前名不见经传的洛杉矶品牌到如今红遍全球,甚至威胁lululemon瑜伽界地位的瑜伽新贵,其成名之路也是充满“传奇”色彩。

01
卧薪尝胆17年

在众多瑜伽品牌的混战中,lululemon始终是瑜伽品牌金字塔顶尖的存在,但是此次Alo Yoga的爆火,对于lululemon发起挑战,撼动着他的地位。

Alo Yoga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岌岌无名到如今的众人皆知,Alo Yoga这一路走来,花费了整整17年。

Alo Yoga创建于2007年,创始人丹尼·哈里斯和马克·德乔治,因为自己曾在瑜伽中疗愈自身疾病的两人一致同意,将“以健康为中心的运动休闲方式”作为品牌运营的理念,旨在建立一种以洛杉矶为中心的瑜伽文化。

但是当时的瑜伽服饰品牌界,lululemon已经处于一个不可撼动的地位,是许多中产阶级的“心尖宠”,一直挤压着其他瑜伽品牌的市场,Alo Yoga自然也受到了冲击。

而Alo Yoga实现自己商业的狂飙是疫情期间品牌的转变。作为一个多年专注于本土的品牌,开始开拓自己的国外市场,开启了自己的全球化之旅。

2023年的路透社报道,Alo Yoga母公司正以100亿美元的估值寻求融资。虽然这与年近百亿美元营收的lululemon相比仍相差甚远,但这已经足以表明其的快速发展。

今年4月份,Earnest发布的信用卡数据也显示,Alo Yoga的份额正稳步增长。而在购买Alo Yoga的消费者中,大约有63%的人曾经是lululemon的购买者,两个品牌消费者的高度重叠,也展现出了Alo Yoga这个后浪对于lululemon前浪的冲击,竞争日趋加大。



那Alo Yoga究竟凭借着什么,可以在竞争激烈的瑜伽市场上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崭露头角?

02
天时地利人和

不同于Lululemon主打的专业运动,Alo Yoga更像是一个热爱运动的生活方式品牌。而品牌名称Alo作为Air(空气)、Land(大地)、Ocean(海洋)首字母的缩写,也传递给消费者人与自然紧密联系的感觉。


正如《华尔街日报》去年一篇报道所言:Alo Yoga套装如何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服饰,这其实是一个商业故事、营销故事、疫情故事和名人故事,其中还包含大量偶然事件。


Alo Yoga的爆火不仅与其顺应时代的营销方式有关,更重要的是抓住了Z时代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在营销方式上,Alo还合作了4000多名瑜伽KOL、明星教练,他们定期在社交媒体发布在沙滩、瑜伽工作室、或者是在家中做亲子瑜伽的场景,帮助Alo传递品牌价值:瑜伽是每一个人的。


除了和垂类红人合作,Alo还与IT Girl合作。IT Girl是指长得漂亮,个性独特且拥有很高社交声望的女性。这类人群是Z时代的时尚标杆,也与Alo品牌的目标群体高度契合。

而在同为瑜伽品牌,lululemon作为老品牌,给很多年轻消费者一种:妈妈或者奶奶辈的品牌,不够潮、不够酷。而Alo Yoga在产品上则更多地迎接年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品牌偏好。


纵观Alo Yoga的产品,多元化的设计与色彩更像是ZARA、UR这类时尚快销店的风格。对于想要轻松活动身心的精致女孩们来说,时髦的Alo穿搭相比较于普通的lululemon,显然更加具有吸引力。

在众多瑜伽品牌中,Alo Yoga强调的是时尚“轻运动”路线,品牌的核心是瑜伽这类强度相对较低,更加关注身体柔韧性和舒适度的运动,而这正是疫情以来人们越来越喜欢的一种轻量化运动生活方式。


被Alo Yoga官方称为「庇护所」(sanctuary)的线下门店也贯彻了这一理念。线下门店不仅仅是一个商品销售空间,更是一个运动休闲空间,瑜伽室、咖啡厅、健康酒吧等多功能场景应有尽有,足够满足Alo一族们运动与生活的双重需求。


总之,Alo Yoga的爆火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但是在Alo Yoga的经营中仍然存在着致命伤,影响着品牌的发展。

03
重营销、轻产品

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营销做的再好,产品跟不上,也都白费。


Alo Yoga在品牌营销上做得非常出色,个性化上也比传统大牌Lululemon更年轻化,营销策略更能打动消费者。


但是不少Alo Yoga消费者反馈说,Alo的产品看上去更时尚,但摸上去却比Lululemon粗糙,只要洗过几次,就容易出现脱线的情况。


甚至在小红书上,80%的用户都在吐槽Alo的产品质量差。甚至有消费者用词激烈,直接抨击 Alo “垃圾”。

所以说,一个品牌商业上的成功不仅仅是销售额、营销策略的优胜,更多是人们对品牌品质的认知。


小众的新品牌依靠品类的创新或许能够快速打响品牌声量,但如果重营销、轻产品,不重视产品品质,即便突然出圈,也不能真正走进消费者的心中,品牌的长期发展也不稳定。


同样的,如果只是单纯追求产品完美,而忽视市场的认知与接受,酒香也怕巷子深,品牌没有身份,没有知名度,仍然也不会有消费者购买你的产品。


总之,Alo Yoga要想取代瑜伽界鼻祖lululemon仍然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来源于:衣技知长,作者:贺文,编辑:小孟,封面图:Alo。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联系出处。如对内容有异议或意见,请联系我们:outdoormedia@thinkpark.com.cn
点赞
收藏
评论
评论
最新评论
Copyright ©GOIF户外创新 京ICP备120134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