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商品管理研究院,作者:商品管理研究院,编辑:小孟,封面图:网络。
当中国运动品牌巨头安踏于2019年联手财团,以46亿欧元吞下芬兰户外巨头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时,旗下最受瞩目的资产并非滑雪装备Atomic或棒球品牌Wilson,而是被称为「户外爱马仕」的始祖鸟(Arc'teryx)。
这场收购被解读为「中国资本逆袭西方高端品牌」的里程碑,却也引发一场关乎品牌灵魂存续的争议:当专业户外圈的信仰图腾被注入商业扩张的野心,是走向神坛还是跌落凡尘?
安踏收购后,始祖鸟的运营策略发生肉眼可见的基因突变,其核心矛盾在于「专业信仰」与「规模增长」的撕裂。战略转向最重要的一点:渠道下沉与场景泛化。
始祖鸟的门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北京王府井、上海淮海路旗舰店打造成「户外生活方式空间」,引入咖啡吧、岩壁体验区,门店数量从2019年的60家激增至2023年的300+家,一线商场覆盖率超北面(The North Face)。
产品线层面上同样如此,推出都市系列「System_A」、女性瑜伽线「Veilance」,与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联名,羽绒服价格下探至3000元区间,入门款冲锋衣销量占比从8%升至35%。
另一个战略转向是营销破圈与社群稀释。签约流量明星代言人,比如刘雯、陈伟霆等艺人。小红书「户外ootd」笔记中始祖鸟出现频率半年暴涨620%,但专业攀登者社群的抗议声浪同步上升:「穿鸟壳攀岩的队友变少了,穿鸟壳打卡网红崖的变多了。」与此同时,始祖鸟在专业层面的营销支出也发生转变。表现在削减对阿尔卑斯登山向导协会的资助,转而冠名滑雪度假村。2023年该品牌搜索热词TOP3变为「通勤」「情侣款」「明星同款」。
从财报看,安踏的操盘堪称成功:始祖鸟2023年营收突破25亿美元,中国区贡献率从12%飙升至58%,但隐忧正在浮现。其中比较明显的一点是,专业客群流失的「沉默惩罚」。
北美核心市场增速仅3%,而中国以外亚洲区下滑7%,资深户外玩家转向挪威Norrøna、美国Patagonia等「未被污染的品牌」。而品牌研发投入占比从6.2%降至4.1%,2023年新品中突破性技术仅Leaf军用线手套的触屏兼容方案,而竞品已推出自修复面料。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奢侈品化陷阱」。
安踏试图复制Lululemon的「中产信仰」,但始祖鸟的尴尬在于:专业用户嫌它变软,潮流玩家嫌它太硬。此外对标爱马仕的配货制(买热门款需搭配购买其他产品)引发消费者反弹,抖音话题#鸟坑人#播放量超2亿次。
安踏对始祖鸟的改造,本质是场「用商业公式解构技术霸权」的豪赌。其成败关键不在GMV(商品交易总额),而在于能否找到新平衡点,其中有以下几个可能性作为始祖鸟未来的发展方向。
特斯拉模式
用大众产品利润反哺尖端技术(如开发太空级防护服),维持专业线「Alpha」系列的绝对权威,但安踏的资本耐心可能撑不过5年研发周期。Gucci化生存
始祖鸟的困境,恰似一场现代商业社会的「攀登事故」。有些品牌还在坚持传统路径:沿技术冰壁垂直向上,注定孤独缓慢;而有些品牌走上了资本的路径:乘流量直升机直达峰顶,却可能缺氧眩晕。安踏需要证明的是:商业化的尽头不是对专业主义的谋杀,而是一场更深刻的进化——就像1.5亿年前,那只长着羽毛的恐龙真正学会飞翔。
文章来源于:商品管理研究院,作者:商品管理研究院,编辑:小孟,封面图:网络。
近年来,国产运动品牌一路狂飙,占领了国内市场较大的份额。
24财年,Columbia前三季度的财报均显示公司的全球销售额仍在不断下降。
2024年中国户外市场全面爆发。
外界看来,高梵成功完成了突围。
Alo正在通过下场开健身房加码细分领域追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