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DOOR INFO
迪卡侬也开始脱离群众了
未来消费
2024-05-07

‍‍‍‍‍‍‍‍‍‍‍‍‍‍‍‍文章来源于:未来消费,作者:艾青山,编辑:Damon,头图:迪卡侬。


迪卡侬的成功,显然离不开其“性价比”的整体定位。


老用户们对迪卡侬的粘性极强,数据显示迪卡侬75%的营业额来自长期消费会员,老用户的复购率超过60%。‍‍‍然而就是这群老用户们最近发现,迪卡侬似乎也开始涨价了。不仅过去一些平价商品如水瓶、墨镜的价格明显提升了,整个门店的高客单价商品占比也明显增加了。


实际上,2021年迪卡侬在其他地区已经率先涨价了一波,迪卡侬说是由于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上涨所致。目前来看,迪卡侬的持续涨价,恐怕是大概率事件。‍‍面对迪卡侬的“叛变”,穷鬼们现在恐怕要开始问:“迪卡侬的平替是什么”。‍‍



品牌升级 Logo换新


近期迪卡侬大张旗鼓地做过一次品牌升级,用户最明显的感知就是换了新logo。这是其48年历史上的第四次更新logo,但距离上一次更新,也不到三年时间。


迪卡侬的品牌升级,也意味着品牌策略和定位的转变。也就是,迪卡侬不再仅仅将自己定位为零售商,而是向专业运动品牌拓展。


也就是说,希望从“线下连锁品牌”,转变为“专业运动类消费品牌”。


伴随品牌焕新的,是整个业务线的重构。迪卡侬将80个品牌重组为九大运动品类,并设立了四大专业品牌,涵盖公路自行车、跑步、攀岩和狩猎。同时门店也开始引入了专业品牌产品,为高端专业化转型做准备。


此外,迪卡侬还从消费品牌中拉拢了一系列人才加盟,例如lululemon前中国区品牌负责人张晓岩便担任迪卡侬中国区CMO,预计将把不少消费品的营销玩法带入迪卡侬,并且试图抓住“高消费”的女性用户群体。‍


实际上迪卡侬的高端化、专业化布局很早就已经开始了,此前迪卡侬门店就引入了亚瑟士、耐克、阿迪等专业运动品牌,官网上也有其他高端品牌产品销售,此举应该是意在获得高净值用户的认可。


如今,迪卡侬本身的专业化、高端化转型,也能够帮助迪卡侬减少对其他品牌的依赖,增加自有品牌的高价值产品。尽管迪卡侬表示不会进行全面的高端化,但自有品牌高端产品数量依旧在持续增加。




迪卡侬的高端化转型策略


我们认为,迪卡侬的“消费品化”确实算是一个正确决策,毕竟比拼“性价比”,迪卡侬很难敌得过拼多多和1688等电商平台冲击,对比沃尔玛、家乐福如今的现状,长久来看确实难以生存。


另一方面,消费升级趋势尽管近年来有所回落,但长期逻辑依旧存在,品牌才是与用户相连接的终端。而高端化、高价化,其实也是迪卡侬“消费品”战略后的必然结果。


迪卡侬一直在供应链上成本扣得很细,同时还推崇“最低利润”战略,营销费用长期控制在营收的1%以内,这也就有了门店里的极致性价比产品。但“最低利润”策略、“营销费用1%以内”策略,对于消费品品牌而言,显然就完全不适用了。


作为门店你可以推崇性价比,例如沃尔玛、Costco、宜家都是优秀代表;但作为专业运动品牌,就需要实现品牌的附加价值,也就是做高溢价才行,例如耐克、苹果才是优秀代表。


可以发现,一直崇尚低调的迪卡侬,在营销和社媒运营方面,已经比此前高调了不少。在两年前的天猫超品日,迪卡侬就请来了傅园慧、田亮等人,并联合薇娅直播带货,微博、B站等平台也与不少KOL进行了合作投放。


全球来看,迪卡侬还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官方合作伙伴,推出了备受好评的志愿者制服,并赞助了AG2R LA MONDIALE自行车队,旨在垂直圈层中建立品牌影响力。


从整体的消费趋势来看,迪卡侬高端化、专业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迪卡侬希望抓住户外经济的风潮红利。不难看出,近两年飞盘、露营等运动持续破圈,这类户外运动的人群更偏向于新中产群体,他们本身对价格不算太敏感,因此也推动了迪卡侬打造自身的高端品牌抓住红利。


但问题和难点在于,迪卡侬这次“升级”需要改变用户的固有认知,这点并非易事。可以预料,用户对迪卡侬高端产品的接受度,可能依旧不如专业垂类品牌。同时迪卡侬本身的高端化产品,也很难走出迪卡侬自身的门店进行销售。‍


总体来说,专业消费品的转型,对于迪卡侬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战略决策。未来迪卡侬的“穷鬼天堂”属性恐怕将不复存在了,但迪卡侬专业线、高端线产品能否获得用户认可,也还要打一个问号。


‍‍‍‍‍‍‍‍‍‍‍‍‍‍‍‍文章来源于:未来消费,作者:艾青山,编辑:Damon,头图:迪卡侬。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联系出处。如对内容有异议或意见,请联系我们:outdoormedia@thinkpark.com.cn
点赞
收藏
评论
评论
最新评论
Copyright ©GOIF户外创新 京ICP备120134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