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游侠客,作者:西西,编辑:xiaoyu,头图:游侠客。
云子:前几年突然之间刮起了一阵城市露营风之后,可以感受到用户对户外的感知度变强了,心中多少有了户外的概念。
2009年到2018年这段时间,玩户外的人还是有一定专业性的,我们作为较早入局户外且已是头部的公司,能感知到户外在露营出圈之前没有那么大众化。但是这两年明显觉得大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且用户愿意尝试很多新户外项目。用户在消费习惯上也有变化,参与户外活动成为时间短且高频的行为。
| 游侠客
云子:首先就是加快产品研发的速度,适应用户高频的出行需求。此外,因为更多的小白用户体验户外活动之后,对户外环境也有了一定的影响,人为痕迹变重、垃圾越来越很多。小白用户的涌入会给当地带来经济营收,给目的地提供一种发展方向,但也会对当下环境造成破坏。
所以我们做了很多无痕户外、无痕山野的活动,从“消费”转化成“共创”,组织会员到户外去捡垃圾。很多户外品牌对这类活动感兴趣,也会和我们做联名。
| 游侠客
云子:对于品牌合作,游侠客是比较开放的态度,出发点是想和合作伙伴一起把声势做大,根据合作伙伴想要实现的效果再制定合作形式,这样也可以实现双方共赢。
| 游侠客
就比如我们之前和韶音耳机的合作,做了一场止语徒步活动,就是在徒步的过程中不说话,戴上耳机感受户外环境音。这种方式可以让用户更直观地感受到耳机的产品力。
| 游侠客
从品牌的角度来讲,产品是需要场景呈现的,游侠客刚好有吻合的客源和场景路线,所以对合作品牌来说,游侠客的客群是比较精准的。
云子:游侠客的创新有两部分,一是在原先的路线上不断优化,另一部分就是观察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我们内部有一个机构叫做创意旅行研究所,是专门做一些比较好玩的旅行活动、探索新的品牌以及做跨界联名。比如围绕二十四节气展开的亲子农事活动体验、小众海岛开发计划等。
| 游侠客
云子:对于已经有的品类和路线,我们会尽可能地做大。以后也会往创意化和年轻化方向发展,加大与业内及跨界品牌的联名活动,同时还会和文旅目的地做一些探索合作。另一方面,游侠客会做更多自己主办的IP活动。
可持续旅行也是我们这几年一直在研究的一个方向,2023年我们把户外的路标全部更换成全生物降解材质,这一点游侠客做得是很有前瞻性的,因为目前很多路标都是非降解型的。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应该思考一些公益性的问题,所以对于可持续化的探索也将是游侠客未来重点发展的内容。
| 游侠客
云子:现在户外行业的潜力是有目共睹的,之后会进场更多的组织者。从用户的角度来说,随着TA们的体验形式越来越多,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多。早几年用户去的地方少,对于户外体验的形式少,一些简单线路就能满足需求。而现在随着更多玩家进入,可能要加入更多的玩法或者社交属性。这个行业会变得更卷,在价格方面大家都没有更多剩余价值了,以后主要还是靠卷创意。
| 游侠客
另一方面从政策角度来说,其实出台的政策或者落地的细则内容还是有限的。不过我们可以参考露营,最早也是小众运动,近些年国家发文政策是带动它火出圈的因素之一,所以说量变到一定程度才会质变。不好判断这个行业什么时候会走向成熟期,但是现在可以明显看到行业是一直向好发展的。
写在最后
就如云子所说,随着组织者变多,创意才是硬核竞争力。当传统旅游形态已经不能满足年轻一代消费者需求时,游侠客的社交+户外活动的个性化主题游或许是未来文旅发展的新生态。
文章来源于:游侠客,作者:西西,编辑:xiaoyu,头图:游侠客。
盈利难题依旧难解。
文化旅游与户外运动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激活了产业动能。
纵观最近几年,许多中高端运动品牌,都在中国市场都取得了不错的表现。
重要的是向内探索,把握品牌基因与当下时代变化中的共性。
换句话说,越野跑山运动,正在走进商业新时代。
经历多次打击后,Nike这只传统“体育巨鳄”终于意识到户外运动市场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