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商界时尚咨询官方,作者:商界时尚咨询官方,编辑:小孟,封面图:网络。
在2013年前一年李宁以53.8%的营收增长,拳打安踏脚踩特步,稳坐国内运动品牌霸主。当初奥运会点燃圣火成为了奥运史上难以复刻的神来之笔,点火仪式完成后,李宁的市值应声冲到500亿,比安踏高出了两倍多,他们面前只剩下了耐克和阿迪达斯两个全球霸主。
在中国运动品牌的市场版图上,一直有两条清晰的主线:一条是以李宁安踏为代表的国内品牌,挑战耐克和阿迪达斯两大国际巨头;另一条是李宁与安踏两大国内龙头之间的明争暗斗。2003年,耐克从李宁手里夺走了中国运动品牌销量第一的宝座,2004年,李宁在销售额大涨30%的情况下,再度被阿迪达斯大步超越。同一年,李宁内部制订了一项秘密的计划:用十五年时间在中国市场上超越耐克。
然而十七年过去,耐克和阿迪达斯依然是牢牢占据着国内运动品牌市场份额前二,反倒是安踏自2007年上市后,市值膨胀了近30倍,成功超越李宁成为国产运动品牌一哥。无论是营收还是市值,安踏都一度拉开了李宁超过两倍的差距。
然而,一场席卷整个行业的危机,也在奥运会的举世瞩目中埋下了伏笔。2012年危机全面爆发时,六大国产品牌的店面数全都突破了5000家,相当于中国每个县城有20多家运动品牌店。彼时,运动鞋服的整体存销比达到了50%—60%,远远高出了服装行业的可控范围10%—20%,库存风险开始暴露。
后期由于订货会订单出人意料的低,李宁的股价一天跌去了23%,而更让李宁难以接受的是,短短两年时间,安踏的市值已经超过并远远甩开了李宁。接着李宁连续亏损三年,资金链几近断裂,一度走到了大规模关店的地步。2014年,在高管们的劝说下,已经离开一线二十多年的李宁本人回归公司任代理CEO,将口号改回“一切皆有可能”,并亲力亲为调整战略。
这次,品牌抓住了互联网营销与电商的发展红利,终于扭亏为盈,起死回生。由此,才有了2018年纽约时装周上的惊鸿一瞥。当时新创立的子品牌“中国李宁”以“悟道”为主题登台走秀,亮眼的红黄配色服装重现20世纪90年代的复古风格,一举声名大噪,也牢牢绑定了“国潮”标签。这一年,李宁营收首次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达40亿元,同比增长136%,创下公司上市以来增速最快的纪录。
近两年以来,户外运动成了最火的时尚赛道,国内运动市场逐渐呈现细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趋势。而李宁两头不到岸,专业赛事赞助频频失利,户外潮流的风也没赶上。健身房成为了Lululemon瑜伽裤的天下,始祖鸟凭借冲锋衣出圈,萨洛蒙圈粉了非专业户外爱好者,这“中产三宝”的后两宝都已被安踏收于麾下。
主打“单品牌,多品类”策略的李宁,尽管设计上也在向户外时尚靠,但在专业品类上,还是比不过拥有多品牌矩阵的安踏。毕竟,同一品牌往往给消费者留下固有印象,既可以成为新品牌垂直圈粉的优势,又容易成为老品牌的掣肘。在时尚潮牌和专业运动之间来回打转,李宁哪一边都没稳住口碑。当初崛起固然有借势国货的运气成分,但也因为运气好,品牌策略上的弱点被掩盖。当潮水退去,风向改变,李宁终究缺了点后劲,今年上半年,李宁收入143.45亿元,同比增长2.3%。
2018年12月,安踏为首的财团收购了亚玛芬体育,始祖鸟、萨洛蒙、威尔胜、壁克峰等一众品牌的中国区运营权,被交到了安踏的手上。随着安踏入主亚玛芬中国,高层团队迅速「安踏化」。2023年,安踏集团董事会宣布,将徐阳调回安踏体育,担任安踏主品牌CEO。
时隔4年,坐拥多个顶级品牌,直到目前,安踏已经在全球布局了四大设计中心,以“中国为主,东南亚、中东非、欧洲和北美为辅”的五大销售市场,市值数千亿元,2023 年安踏全年营收达到 623.6 亿元,2024 年上半年,安踏集团收入增长 13.8% 至 337 亿元,一个崭新的运动巨头已然成型。
文章来源于:商界时尚咨询官方,作者:商界时尚咨询官方,编辑:小孟,封面图:网络。
近年来,国产运动品牌一路狂飙,占领了国内市场较大的份额。
24财年,Columbia前三季度的财报均显示公司的全球销售额仍在不断下降。
当专业户外圈的信仰图腾被注入商业扩张的野心,是走向神坛还是跌落凡尘?
2024年中国户外市场全面爆发。
外界看来,高梵成功完成了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