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亚洲户外展,作者:亚洲户外展,编辑:xiaoyu,头图:亚洲户外展。
7月12日,北京三夫户外用品股份有公司(SZ:002780)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上海飞蛙商贸有限公司近期与 Houdini Sportswear AB 签署了《独家代理协议》。
根据协议,Houdini Sportswear AB授予飞蛙商贸为Houdini品牌全线产品的中国区独家总代理权,拥有独家销售甲方产品的权利,销售渠道涉及区域内全渠道,包括B2C全渠道、B2B零售和批发、线上销售平台,飞蛙商贸将在产品营销中使用HoudiniSportswearA的商标和产品名称,协议自2023年7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为5年半,至2028年12月31日。
瑞典登山家、女性设计师LottaGiomofelice,于1993年创立Houdini品牌,品牌总部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该品牌强调功能与时尚,以科技创新材料和冷色调而出名,产品线主要以滑雪、徒步为主。
同时该品牌始终坚持环保和极简主义理念,致力于研发生产可持续的环保面料产品,推出的所有服装产品在保持功能性的同时,还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凭借创新型面料、前沿设计和环保意识,成为了北欧标志性户外品牌之一。
从X-BIONIC、KLATTERMUSEN再到今年的CRISPI、Houdini,三夫户外逐渐从一个以线下零售为主业的零售商,成为以品牌代理商。
2006~2013年,被户外从业者回忆为“黄金年代”,当时我国户外徒步领域随着我国人均GDP的提升,进入第一个大发展时期。
广州户外店店主“黑豹”回忆:“当时市面上,产品少、需求大,租店面还便宜,只要你能搞来货,就能赚钱。50升以上的登山包,一个月能卖出四十个。”国内许多耳熟能详的户外店,都起源于这段“黄金年代”,除了三夫,还有风雪户外、深圳火狐狸、沈阳绿色空气、西安绿蚂蚁等等。
而三夫户外的创始人张恒,也抓住了这一黄金期,三夫户外直营门店从两三家拓展到约30家,代理、经销300 余个国内外中高端专业户外运动品牌。2013年,三夫户外年营业收入达到2.83亿元,2015年达到3.2亿元并顺利在深圳中小板上市。
随后进入电商大时代,线下销售受到综合商场与电商的多方冲击,行业进入一个洗牌期。
许多十多年历史的户外老店也免不得关门歇业,这几年里三夫户外也在努力转型,寻求新的增长点。这期间三夫户外整体增长放缓,2019年营收4.02亿元。
2020年起,三夫户外独家代理了瑞典山系经典品牌KLATTERMUSEN攀山鼠;2021年11月起,三夫户外获得了黑科技运动奢侈品牌X-BIONIC在中国区商标及专利所有权,这标志着一家主营线下零售的户外企业,开始转型走向品牌管理。
今年1月,三夫户外开始独家代理意大利高端休闲户外登山鞋品牌CRISPI,再到最近通过全资子公司代理的Houdini,坚持不做自主品牌的三夫,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代理品牌阵营。
疫情三年,户外行业出人意料地搭上东风,尤其是露营地经营者与露营装备生产商。户外装备批发行业的工作者曾成孤说,从2020年夏、秋季开始至今,市面上的露营装备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其中销售最好的装备,是炉具类产品,尤其是国外大牌,有多少产品都能卖出去。
作为经历过第一个“户外发展黄金期”的老从业者,曾成孤觉得这三年来的户外大发展,对制造商、品牌商的影响远大于零售商。
“2006、07年的时候,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大牌还不多,谁要是有一批进口大牌的货,实体店老板能为这些货打一架。”曾成孤回忆,他认为第一次户外发展黄金期,真正赚到钱的是实体店老板们,之后许多贸易公司才开始正式代理一些国际品牌。
之后许多国际品牌在国内叫好不叫座,2015年左右纷纷退出中国市场。
三夫户外在第一次“黄金期”里可以说完全搭上东风,但在第二次大发展中,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2019年牧高笛还是一个只有几亿营收的企业,后来乘上露营潮后,2022年年营收做到了14.36亿元。与之相对比,2022年三夫户外的年营收为5.62亿元左右,虽然相比2019年也有一定上涨,但整体处于亏损状况。两家的区别也体现在股价的变化上。
零售项目发展减速,三夫的线下活动项目也在疫情期间受阻,震荡发展。
三夫户外拥有“松鼠部落”、“鹰极安全教育”、“三夫小勇士”以及“Sanfo Hood 野奢营地” 四大 IP 项目。11-19年收入 CAGR 达49%;20年疫情抑制线下活动需求导致收入下滑23%;21年显著恢复、收入同增35%。
22年受到疫情扰动收入同-13%,其中松鼠部落、鹰极安全教育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松鼠部落四地乐园累计接待游客同比下滑31%、鹰极安全教育营地较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只有“Sanfo Hood 野奢营地” 发展相对顺利。
在此期间,三夫户外收购和独家代理了X-BIONIC、KLATTERMUSEN和CRISPI品牌,在滑雪、露营等运动领域中抢占市场。
品牌代理成为三夫真正的新增长点。
过去三年里,国产自主户外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还有一些曾经并不生产户外服饰、装备的生产商,纷纷进入户外赛道,将自己的产品包装成户外产品,希望借此搭上中国第二波户外市场大发展。
而三夫作为我国最大的户外零售企业,并没有利用自己门店遍中国的便利,设计生产自主品牌,而是选择代理成熟的国外品牌。从一个以线下零售为主的企业,逐渐过渡成为一家品牌代理商。
对此,张恒在接受“亿邦动力”采访时表示,在第二个发展期中,最好的、最大的机会属于品牌商,比如斐乐、始祖鸟、 The North Face北面、加拿大鹅Canada Goose等。
”我们更愿意强强联合。国际上已经有一些专业度很强、有文化底蕴的户外品牌,但不了解中国的消费市场环境变化,三夫可以与其进行合作,互利共赢,互相取长补短。
这些品牌有很强的品牌底蕴、文化精神,三夫户外很了解中国客户,有着适应中国市场的快速生产能力和资深的渠道运营能力,二者进行资源结合,我觉得是更好的一种品牌发展策略。“张恒在采访中表示。
这意味着三夫将逐渐成为像安踏那样的品牌管理型公司,一部分是以代销、经销方式,采购很多户外运动品牌的产品,另一部分是三夫深度运营的品牌,比如X-BIONIC、KLATTERMUSEN、CRISPI、 DANNER、 Mystery Ranch、LA SPORTIV以及最新的 Houdini 。
作为国内最知名、最有历史的户外企业之一,三夫户外见证了中国户外的变迁。
从不过几家小店,到全国上百家店铺,再到如今精简至42家左右。线下零售已经只是三夫户外的一部分,漫长的转型期已经接近尾声,一个以线下零售、线下赛事活动、品牌管理的户外企业逐渐成型。
文章来源于:亚洲户外展,作者:亚洲户外展,编辑:xiaoyu,头图:亚洲户外展。
近年来,国产运动品牌一路狂飙,占领了国内市场较大的份额。
24财年,Columbia前三季度的财报均显示公司的全球销售额仍在不断下降。
当专业户外圈的信仰图腾被注入商业扩张的野心,是走向神坛还是跌落凡尘?
2024年中国户外市场全面爆发。
外界看来,高梵成功完成了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