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荒野客OUTDOOR,作者:荒野客团队,编辑:小孟,封面图:荒野客OUTDOOR。
既要有始祖鸟般的专业性能,又要有优衣库那样的价格,还能媲美迪卡侬的超全品类。
这样的稳定“三角”在户外圈真的存在吗?
是的,存在。
中外年轻人不约而同地在“年近半百”的日本户外品牌montbell那里找到了满意的答案。
01
去日本旅游的年轻人
把montbell当成“土特产”买
在YouTube、X等平台上,日本本土的montbell已经成了年轻人继迪卡侬之后新的“户外乐园”。
在日本一整栋楼的montbell里,谁能拒绝得了超满货架上几乎全品类的户外用品。
前有中国大爷大妈在日本旅游必背智能马桶盖回来,现有中国年轻人在日本把montbell当成“土特产”买。
在他们心里,“管我玩不玩户外,montbell就是必买单品”。
有人从早逛到晚10小时畅玩montbell,顺带买8件冲锋衣、4个背包加各种小配件。
有人专门冲去大阪难波店,只为买到能退税的montbell。
在日本montbell,这两年一些户外品牌特有的“魔法”统统失灵:
超大门店但是产品稀疏?不存在的,这里只有像优衣库一样挂满整面墙的衣服。
限制进店人数?不存在的,这里你想待多久想玩多久没有店员跟着你。
甚至有人逛累了吃个饭接着逛,这时长和逛法,让人恍惚间像去到了宜家。
有一个点值得注意:买爆montbell的以年轻人为主,更准确点,是不怎么玩户外或者处于新手模式的年轻人。
要知道,montbell诞生于1975年,是日本非常“老成”的一个户外品牌了。
那么,为什么一个日本老牌,能迅速收割中国年轻消费者?
以及,一个专业户外品牌,为什么能吸引户外小白?
在翻阅了许多消费者对montbell的真实评价之后,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找到答案。
02
日本户外老牌,
咋就拴住年轻人的心?
先来简单回顾一下montbell的历史。
montbell由日本著名登山家辰野勇于1975年创立。彼时恰逢日本经历战后繁荣,民众腰包里能有些闲钱享受生活,加上对西方生活方式的向往,因此西方人喜欢的户外运动自然进入日本,户外产业一时间成为日本商人的蓝海。
当然,这也是其他日本户外品牌快速崛起的共同背景。
不同的是,montbell有2个“巧思”。
作为深度户外玩家,montbell创始人体验到当时的户外装备对于多变的户外环境来说过于笨重不便,所以决心打造更轻便的产品。
轻便到montbell的羽绒服能压缩成一个小包,但蓬松度和保暖性依然优秀。
| montbell EX羽绒服填充力能达到800以上,但重量仅200多克
另一个点是,经历了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montbell顺势进行了价格革命,此后便以超高性价比在一众户外品牌里脱颖而出。
montbell的理念就是“function is beauty”。它的产品更像是户外界的“基础款”,不会给人造成选择或搭配上的负担,就像优衣库的定位,做减法的设计和配色可以让任一产品成为衣柜里的必备单品。
这种在产品、价格、设计上体现出来的“轻量哲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的“禅宗”思想。
但montbell的过人之处,在于它的品牌“三角”上的另外一角:专业。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户外品牌选择了走专业路线,那它的价格就不会太低。但montbell却十分大胆,在价格优势的基础上并没有克扣专业度。
对于montbell粉来说,一个让人无法抗拒买它的理由就是,你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几乎和始祖鸟相近品质的产品。
这个品质,其一主要指的是面料。在天猫旗舰店,一千多的montbell冲锋衣同样使用了Gore-Tex面料。其二指的是近50年的品牌历史支撑。
和上述种种一并让人感觉到舒适的,还有montbell的产品线。
当我们看到市面上稍微知名一些的户外品牌都在砸重金做大店面、为高端形象卖力营销的时候,montbell的店面就像一股清流,让人仿佛回到了户外店最初的模样——那种在拥挤的货架之间体验一次性购齐装备的快乐。
montbell的产品异常丰富,冲锋衣、速干衣、日常穿的上下装、背包、鞋履、帽子、防晒伞……
甚至还有小挂件、贴纸、户外即食食品。俨然户外“物资储备库”。
在这里,户外和日常顺利地完美契合,产品给你带来的画面不一定是暴风雪的山巅,而只是一个惬意的街边午后。
这对于没那么重度的户外爱好者,或者仅仅是想拥有户外“氛围感”的年轻人来说,十分友好。
甚或是,这套穿搭、穿戴能否给在通勤路上和工位上的自己一种舒适、自在、解脱。
穿一件始祖鸟、猛犸象、巴塔哥尼亚这些品牌的衣服,可能是为了告诉别人你是显眼的金融或互联网精英,或者是准备在下班那一刻让身体和灵魂重新合二为一、冲进山里甚至攀上雪山的苦逼打工人。
这些衣服是为了替你诉说或高调或渴望冒险或被禁锢的灵魂。
但你穿montbell只是为了一种松弛,不为专业、不为人设、不为能量。
03
年轻人的“户外内耗”
被montbell治愈了
回归消费者心理,我们可以发现,其实montbell做的,就是把那些爱穿户外或者爱户外感,但同时不怎么重度户外的年轻人从内耗中拯救出来。
它让这部分人放下对极度专业和高昂价格的纠结,直面消费降级,直面真实需求,更自然地“穿上”户外。
要知道,自疫情以来中国户外市场爆火开始,中国消费者就“被”一个猛子扎进高端户外的浪潮里,尤其被外来高价户外品牌收割和洗脑,由此形成一种不管你是不是真正的户外人,都要被卷入户外鄙视链的怪圈。
但在montbell这儿,转折还是发生了。
在“中产X件套”的故事讲完以后,大家都逐渐看清本质、回归本源,心照不宣地放弃“中产叙事”,直面真正的生活,“不装了,我就是买不起”。
于是品牌们开始变得被动起来,被消费者更严格地审核和筛选,在变得精明的消费者面前,高价高逼格策略失效了。
浪潮褪去,谁对消费者实在,谁才能留下。
文章来源于:荒野客OUTDOOR,作者:荒野客团队,编辑:小孟,封面图:荒野客OUTD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