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蔚然时尚,作者:艾青山,编辑:小孟,封面图:Nike。
耐克近期公布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至2024年8月31日)业绩,再次令市场失望。
财报显示,该季度实现营收116亿美元,同比下滑10%,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16.5亿美元;净利润10.51亿美元,同比下降28%。
值得注意的是,耐克罕见地撤回了2025财年全年业绩指引,引发投资者担忧。
受此影响,耐克股价在财报发布后的盘后交易中一度下跌超过6%。
分开看耐克各业务板块表现,问题主要出在核心品类和重点市场。NIKE品牌收入为111亿美元,同比下降10%;匡威(Converse)营收为5.01亿美元,同比下降15%。
渠道方面,NIKE直销收入47亿美元,同比下降13%,主要受NIKE品牌线上收入下滑20%拖累;批发收入64亿美元,同比下降8%。
而在耐克尤其重视的大中华区市场,销售额16.66亿美元,同比下降4%,终结了此前连续七个季度的正增长势头。
耐克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马修·弗兰德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坦言,公司单位销售额低于预期,部分抵消了较高的平均售价带来的收益。他特别指出,耐克直销渠道的流量下降幅度超出预期,尤其是线上渠道和大中华区合作门店表现疲软。
如今耐克正积极调整产品组合,持续减少经典鞋类业务占比。数据显示,AirForce1、Dunk和AirJordan1等系列在线销售额合计下降近50%,仅Jordan品牌在本季度就下降了两位数。
面对业绩压力,耐克此前宣布了重要的人事变动。公司任命埃利奥特·希尔(Elliott Hill)为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自2024年10月14日起生效。
希尔曾在耐克工作32年,被视为"老将回归"。市场普遍期待,希尔能凭借其在耐克的丰富经验,重建与批发商的关系,加快新产品研发创新,扭转公司业绩下滑局面。
关于未来业务表现,耐克预计2025财年第二季度收入将下降8%至10%,毛利率可能下降约1.5个百分点。
弗兰德表示,考虑到整个市场中耐克线上零售的趋势和春季最终订单的流量趋势,公司的收入预期自今年年初以来有所放缓。他强调,“特许经营管理行动”将持续全年,预计其影响与第一季度相似。
尽管短期内面临诸多挑战,耐克仍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弗兰德指出,中国市场对于创新的需求显著高于其他市场,公司将继续发挥创新优势,为中国市场提供更多支持,尤其是在产品、数字平台和供应链领域。
然而耐克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正在加剧,国内运动品牌群体的崛起、新国际品牌的介入,以及全渠道营销的变化,正在冲击以耐克为代表的传统国际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安踏、李宁、特步、361度等国产运动品牌今年上半年业绩实现稳定增长,其中安踏的营收已连续多年领先耐克中国与阿迪达斯中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耐克新任CEO希尔将面临多重挑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重拾增长动力,如何平衡直销与批发渠道,如何在保持品牌溢价的同时提升性价比,以及如何在中国等重点市场与本土品牌展开有效竞争。这些都将是耐克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文章来源于:蔚然时尚,作者:艾青山,编辑:小孟,封面图:Nike。